買房子選擇低層、多層還是高層
編輯:平頂山樓市網(wǎng)
2012年01月13日09:00
來源:平頂山樓市網(wǎng)
摘要:在使用率方面,多層房屋高于高層房屋;高層房屋由于有電梯、電梯前室等,需分攤的公用面積較多。
現(xiàn)在的住宅樓是越建越高了。面對低層房屋、多層房屋和高層房屋,購房者在選擇時往往摸不著頭腦,不知買哪種好。其實,三者各有特點。
低層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,一般是1—3層建筑物,如平房、別墅等。低層房屋一般建筑結構簡單,施工期短,建造成本低廉,給人以親切安寧、有天有地的感覺,舒適度、方便度和空間尺度優(yōu)于高層。然而,低層房屋占地多、土地利用率低,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難以廣泛開發(fā)。
多層房屋是指高于10米、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,一般是4—8層建筑物,一般采用磚混結構,少數(shù)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。多層房屋一般規(guī)格(房型)整齊,通風、采光狀況好,空間緊湊而不閉塞。與高層房屋相比,多層房屋公用面積小,得房率相應提高。據(jù)了解,這是很多人喜歡多層房屋的主要原因。
高層房屋是指高于24米的建筑物,一般是8層以上(含8層)的建筑物,一般可分為小高層房屋、高層房屋和超高層房屋。人們一般把8層至12層或13層的建筑物稱為小高層房屋。小高層房屋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,帶電梯。小高層房屋有房型好、得房率高的特點,有耐用年限高、景觀系數(shù)高、污染程度低等優(yōu)點,很受購房者歡迎。同時,小高層房屋對土地的利用率相對較高,土地成本相對下降,很受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商的青睞。
人們一般把15層以上、24層以下的建筑物稱為高層房屋。受建筑結構和建筑形態(tài)的局限,高層房屋中,房型設計難度大,要做到每套室內(nèi)采光、通風良好是有很大難度的。在城市中心區(qū),高層房屋有它的優(yōu)勢:對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商來說,單位建筑面積土地成本(即樓面地價)低;對住戶來說,視野開闊,景觀系數(shù)高,塵土、噪聲、光線污染少,建筑結構強度高,整體性強。高層房屋也有明顯的缺點:結構工藝比較復雜,材料性能要求高,自重大,對基礎要求高,施工難度較大,建筑造價相應提高;電梯、樓道、機房、技術層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積大,得房率低。
超高層房屋是指超過24層的建筑物,給人以氣派雄偉的感覺,可以滿足一些購房者對視野、景觀的要求。超高層房屋樓面地價最低,一般建在城市黃金地段或景觀良好的城區(qū)。
在使用率方面,多層房屋高于高層房屋;高層房屋由于有電梯、電梯前室等,需分攤的公用面積較多。得房率是指套內(nèi)建筑面積與套(單元)建筑面積之比,套內(nèi)建筑面積=套內(nèi)使用面積+套內(nèi)墻體面積+陽臺建筑面積,套(單元)建筑面積=套內(nèi)建筑面積+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。
——共 [1] 頁——
關鍵字:平頂山樓市、平頂山房地產(chǎn)、平頂山房產(chǎn)、平頂山地產(chǎn)、平頂山房價、平頂山新樓盤、平頂山房地產(chǎn)市場行情
免責聲明:
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均注明出處,轉(zhuǎn)載是處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真實性,針對文章有什么問題,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
(15137500529;1863900511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