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購政策并未抑制剛需性置業(yè)
編輯:平頂山樓市網
2012年08月02日08:16
來源:平頂山樓市網
摘要:眼下,經過嚴厲調控和艱苦努力,房價不再瘋漲,但并非沒有反彈風險。鞏固調控成果,維護百姓利益,限購仍須堅持。
在房價飛漲的時候,對投資的寬容,既是對消費的抑制,也是對風險的放縱。
限購,是本輪樓市調控的關鍵詞。因為限購,本輪調控多了個“史上最嚴”的修飾詞。
限購的效果很明顯,可謂立竿見影。它剔除了投機因素,穩(wěn)定了市場預期,勒住了瘋漲的房價。
然而,政策出臺之初,就有質疑聲音:限購抑制消費,有違市場法則,應當立即取消。在樓市出現回暖跡象、調控處于關鍵時期的當前,這種聲音再度出現。
限購真的抑制了消費嗎?單從詞義上看,確實有此嫌疑。限購?買東西還受限制,咱還是市場經濟嗎?咱還能自由交易嗎?但是且慢,政策本身并非此意。
各地情況不同,限購略有差異,但核心是一樣的:買套房子,住有所居,政策不限;甚至改善條件,換套大的,政策也不限;但是您要買個三套五套、十套八套,自己不住,等著倒手,賺筆大錢,對不起,限!說白了,商品房限購令,瞄準的并不是剛性需求,限的是投資,不是消費。
實際情況也是如此。本輪調控近三年來,市場大體經歷了以下階段:買者觀望、賣者硬扛———交易冷清、樓市低迷———賣者降價、買者進場———交易復蘇、樓市向暖。設想,假如限購真的抑制了消費,哪里來的“買者進場”?調控前的市場瘋狂,想必大家記憶猶新:房價飛漲、一天一價,泡沫積累、風險加;游資外資一出手,一買一棟樓、一整單元,然后坐等升值;隨便一個樓盤,轉眼就能賣光,弄得人心惶惶。
不客氣地說,在房價飛漲的時候,對投資的寬容,既是對消費的抑制,也是對風險的放縱。
以市場發(fā)達、經濟自由著稱的香港,面對失控的房價,也曾出臺專門政策,將投資者拒之門外。
當然,住房畢竟兼具投資屬性,不能一味排斥;限購抑制投機的同時,也確實“誤傷”了少量消費需求。但是,換個角度說,為防樓市過熱而抑制投資,既是對行業(yè)的保護,也是對投資的保護,更是對民生負責,對樓市長遠健康發(fā)展負責。
眼下,經過嚴厲調控和艱苦努力,房價不再瘋漲,但并非沒有反彈風險。鞏固調控成果,維護百姓利益,限購仍須堅持。
——共 [1] 頁——
關鍵字:平頂山樓市、平頂山房地產、平頂山房產、平頂山地產、平頂山房價、平頂山新樓盤、平頂山房地產市場行情
免責聲明:
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,轉載是處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真實性,針對文章有什么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
(15137500529;18639005110)